7月4日至6日,2025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学术会议在沈阳召开,国家车辆驾驶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张树林副理事长带队,我校智慧交通现代产业学院教师代表参会,与国内外顶尖学者共探"AI赋能人因工程"前沿趋势。
我校团队深度参与大会议题,重点聚焦驾驶安全与智能化设计、人机融合与共生等特色领域。成员认真学习了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善广院士的报告,该报告聚焦“四特”系统人因安全机理,提出“人机紧耦合”“人因缺陷”等新概念,构建风险防控理论体系;重庆大学易树平教授的报告提出,人本智造的核心是“人-信息-物理生产系统的多层融合机制”,聚焦人机信任、安全与工效优化,这些精彩的前沿报告深化了对智慧交通人因工程的理论认知,激发了团队创新研究方向。
会上,我院教师段萌萌作了关于“无人机职业飞手适应性检测指标体系研究”的报告,该研究将飞手培养从“基础操作”提升至“人因智能适配”,对标准化进程有了一定的推动作用,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协同发展,为低空经济安全发展注入核心动能。
团队将深入挖掘人因工程在智慧交通、驾驶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潜力,为推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(撰稿:高心仪 摄影:彭飞 编辑:柯嫦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