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助力乡村振兴,了解农村发展需求,7月8日至12日,安徽三联学院新商科学部“乡遇仲夏实践队”走进合肥市长丰县罗塘乡花塘村、义井镇车王村、陶楼镇,开展为期5天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
在罗塘乡花塘村,团队在乡团委副书记杨俊带领下与村委对接,了解村中福利政策、党群服务中心运作模式及志愿服务需求。队员梳理出老年文娱活动、青少年教育支持两大服务方向后,迅速投入志愿服务。在党群服务中心,队员分工更新便民服务指南;在老少活动家园,协助调试文娱设施,分析“志愿服务 + 基层组织”模式对提升乡村凝聚力的效果,总结可借鉴的基层志愿服务模式。
团队来到义井镇车王村“千年古村落”核心区域开展调研,实地走访收集历史传说与民俗文化,提出深化“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”理念,打造独特文化IP。还开展“乡村课堂”志愿活动,志愿者围绕趣味科学、红色故事、防溺水等主题,以互动实验、情景演绎等方式,为20余名留守儿童授课。该课堂拓宽了孩子视野,让实践队员深化对乡村教育的认识,获村民好评。
在陶楼镇,团队在镇团委书记徐杨带领下,先后到龙门寺示范园、新丰桃花源、葡萄园,考察当地科学选育灌溉与农旅融合的现代种植模式;调研有机水稻、蔬菜基地,了解种植、加工、销售的供应链构建模式,认识结合“互联网”“物联网”技术发展农业的先进性;走访中医药康养基地,考察“中医+康养”新兴业态运营模式,对比分析特色农业产业链与新兴业态发展潜力。最后团队走进兆和源家庭农场,探寻种植、养殖创新做法,与农场主交流差异化经营策略和政策扶持创收。此次活动让队员感受基层农民创新活力,他们将所学与乡村振兴实践结合,为乡村发展绘蓝图。(撰稿、摄影:卜婧瑶 编辑:柯嫦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