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繁昌大地,悟传承之道——数字创意现代产业学院三下乡实践队开展实践活动

发布者: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5-07-22浏览次数:10

为响应学校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号召,安徽三联学院数字创意现代产业学院“研学繁昌红址,传承先辈精神”实践队,赴芜湖市繁昌区开展了为期5天的实践活动。5名队员在这片承载着远古文明与红色记忆的土地上,用脚步丈量历史厚度,以心灵体悟传承之责。

抵达繁昌首日,队员们便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气质——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,又有蓬勃生长的活力。在与当地工作人员的交流中,大家初步了解到,这里的人字洞遗址藏着人类演化的密码,新四军第三支部司令部遗址则镌刻着烽火年代的担当,而如今的乡村发展,正让这些文化资源焕发新生。

走进人字洞遗址,队员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,沿着洞穴路径缓步前行。昏暗光线中,岩层的纹理与散落的石器碎片,无声诉说着百万年前先民的生存智慧。与研究人员座谈时,大家得知遗址保护面临着自然风化、游客影响等挑战,更意识到文化传承不仅是回望过去,更是守护未来的责任。

在新四军第三支部司令部遗址,红色历史的温度扑面而来。展馆内,泛黄的作战地图、锈迹斑斑的步枪,还原着1938年敌后抗战的峥嵘,让历史变得可触可感。战士们与村民共住土屋、同饮一井水,打仗时村民冒死送情报,胜利后军民同庆的场景,让“鱼水情”三个字有了具象的注解。

走访乡村时,队员们看到了文化传承的另一种模样:中分村的农家乐挂着“红色主题”招牌,文化广场上的宣传栏将“古人类遗迹—抗战记忆—今日发展”串联成线。这种将历史融入生活的智慧,让大家明白,传承不是束之高阁的陈列,而是流淌在日常里的生命力。

实践尾声,队员们围坐在一起整理资料,相机里存满了遗址的细节、乡村的新貌,笔记本上写满了感悟。

此次三下乡,队员们不仅触摸了历史的脉搏,更找到了青年参与传承的坐标。正如指导老师所说:“文化的生命力,在于代代相传的接力。你们用青春视角记录的一切,都是这场接力中闪亮的一棒。”带着这份感悟,实践队踏上归途,而关于传承的思考与行动,才刚刚开始。(撰稿、摄影:胡莹 编辑:夏孝登)